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网站公告 >
2022年京山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
来源:京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2-15    【字体: 】      

一、背景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发现 和解决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是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策略和措施,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主要指标之一。

根据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做好 2022年健康素养促进项目工作的通知》要求,为了解我市当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分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制定健康素养促进的干预策略,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市开展了 2022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

二、目的

(一)掌握我市不同地区、不同特征人群健康素养的状况和变化趋势;

(二)了解全市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

(三)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政策、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监测方法与内容

(一)监测对象

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52±10岁,15~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55~64岁、65~69岁调查对象分别占 0.97%(7人)、7.22%(52人)、10.14%(73人)、37.22%(268人)、35.00%(252人)和 9.44%(68人),男性482人,占66.94%;女性238人,占33.06%,男女性别比为1:0.49。

(二)监测范围

  2022年在我市的温泉、宋河、罗店、孙桥 4 个镇的村/社区开展健康素养监测,检测对象为 15-69 岁常住人口,共计完成问卷 730 份,其中有效问卷 720 份,有效率 98.6%(其中无效问卷为年龄不符要求剔除)。

(三)调查内容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监测对象的健康素养水平,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个方面。

(四)调查方法

1.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每个监测点抽取4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3个村,约750个家庭户,用KISH表法,每户抽取1名15~69岁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每个镇完成180份问卷。

2.现场调查

采用入户调查方式,问卷由调查对象自填完成,如调查对象不能独立完成填写,则采用面对面询问方式调查。

(五)监测指标和评价方法

1.健康素养水平

健康素养水平指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人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调查问卷共56个题目,满分73分。

判定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标准:问卷得分达到总分80%及以上,即问卷得分≥58分,被判定具备基本健康素养。

2.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

依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将健康素养划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

某方面健康素养水平,指具备某方面健康素养的人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判定具备某方面健康素养的标准:以考察某方面素养所有题目的分值之和为总分,实际得分达到该类总分80%及以上者,被判定具备该方面的健康素养。

3.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

依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结合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将健康素养划分为六类健康问题素养,即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

某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指具备某类健康问题素养的人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判定具备某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标准:以考察某类健康问题素养所有题目的分值之和为总分实际得分达到该类总分80%及以上者,被判定具备该类健康问题素养。

4.判分标准

判断题10题,正确计1分;单选题26题,正确计1分;多选题16题,选项与正确答案完全一致计2分;情景题4题,其中单选题3题,正确计1分,多选题1题,选项与正确答案完全一致计2分。

(六)数据分析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其中有效问卷的判定标准为:

1.年龄为15~69岁;

2.调查问卷主体部分完整率高于95%;

(七)质量控制

1.现场调查严格遵循指定的抽样方法逐级抽样,直至抽取调查对象。培训辖区内监测点工作人员,培训使用统一监测方案和操作手册。

2.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员不能使用诱导性或暗示性语言。调查员要当场核对问卷,质控人员对当天所有问卷进行复核,并填写质控记录。

3.对收集的资料进行认真的核查,使用统一设计的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程序软件设置逻辑纠错功能,数据采用双人平行输入方式录入。

四、调查结果

(一)基本情况

1.问卷回收情况

各监测点问卷回收情况如表1所示,2022年京山市健康素养监测共调查全市15-69岁常住人口748人,收回有效问卷728份,问卷有效率100%。

1  监测点问卷回收情况

监测点名称

实际调查户数

完成问卷数

有效问卷数

问卷有效率

京山县

748

728

728

100.00

合计

748

728

728

100.00

2.调查对象人口学情况

2022年居民素养监测对象人口学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

1)在规范填写问卷的728人中,城市人口0人,占0.00%;农村人口728人,占100.00%。男性460人,占63.19%;女性268人,占36.81%,男女性别比为1:0.58。

2)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54±11岁,15~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55~64岁、65~69岁调查对象分别占1.51%(11人)、5.22%(38人)、11.81%(86人)、28.71%(209人)、36.13%(263人)和 16.62%(121人)。

3)文化程度方面,不识字/少识字、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大专/本科的比例依次为26.09%、22.82%、31.45%、38%48.15%。

(二)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2022年京山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0.36%,总体呈现如下特点:男性高于女性;年轻人高于或低于老年人;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具体分布情况如表2、图1、图2和图3所示。

1.城乡分布

农村居民为30.36%。

2.人群分布

1)性别:男性健康素养水平为30.87%,女性为29.48%。男性高于女性。

2)年龄:25-34岁年龄组健康素养水平最高,为36.84%;55-64岁年龄组最低,为28.14%。

3)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健康素养水平低于全平均水平,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高于全平均水平。小学最低,为 22.82%,大专/本科最高,为48.15%。

2  京山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人群分布

组别

分类

健康素养水平(%

城乡

农村

30.36

性别

30.87


29.48

年龄组(岁)

15~24

36.36


25~34

36.84


35~44

31.40


45~54

31.58


55~64

28.14


65~69

29.75

文化程度

不识字/少识字

26.09


小学

22.82


初中

31.45


高中/职高/中专

38.00


大专/本科

48.15

合计


30.36

 

 image

    

1  2012京山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性别分布

image 

image


(三)京山市居民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

2022年京山市居民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39.56%,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 33.93%,健康技能素养水平为29.40%。三方面健康素养水平具体情况见表3。

我市居民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特点:文化程度越高,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越高;农村居民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城市居民。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人群中呈现的特点与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基本一致。

3  京山市居民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

组别

分类

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

健康素养水平(%

城乡

农村

39.56

33.93

29.40

性别

40.00

35.43

30.65


38.81

31.34

27.24

年龄组(岁)

15~24

45.45

36.36

54.55


25~34

47.37

36.84

34.21


35~44

44.19

32.56

29.07


45~54

40.67

34.93

28.71


55~64

35.74

33.46

25.86


65~69

39.67

33.06

34.71

文化程度

不识字/少识字

39.13

39.13

26.09


小学

29.13

28.64

23.79


初中

40.86

35.48

29.03


高中/职高/中专

55.00

33.00

38.00


大专/本科

44.44

51.85

48.15

合计


39.56

33.93

29.40

(四)京山市居民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

2022年京山市居民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54%、科学健康观50%、健康信息43%、基本医疗35%、慢性病防治34%、传染病防治32%。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具体情况见表4。

我市居民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呈现的特点为:农村居民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高于城市居民;文化程度越高,六类健康素养水平越高。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人群中呈现的特点与我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基本一致。

4  京山市居民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

组别

分类

科学健康观

传染病防治

慢性病防治

安全与急救

基本医疗

健康信息

城乡

农村

50.00

32.55

34.07

54.12

35.03

43.13

性别

49.35

34.57

34.13

54.57

36.96

45.22


51.12

29.10

33.96

53.36

31.72

39.55

年龄组(岁)

15~24

36.36

36.36

27.27

72.73

36.36

72.73


25~34

71.05

39.47

44.74

60.53

28.95

52.63


35~44

41.86

48.84

31.40

51.16

38.37

54.65


45~54

49.28

29.19

36.84

58.37

39.23

44.50


55~64

50.57

31.56

31.18

52.85

31.18

36.50


65~69

50.41

26.45

34.71

47.93

35.54

41.32

文化程度

不识字/少识字

52.17

21.74

47.83

56.52

34.78

47.83


小学

42.23

24.27

30.58

40.29

29.61

35.92


初中

50.81

34.95

35.48

57.53

35.75

43.01


高中/职高/中专

61.00

40.00

31.00

68.00

42.00

53.00


大专/本科

55.56

44.44

40.74

59.26

40.74

59.26

合计


50.00

32.55

34.07

54.12

35.03

43.13

 

(五)2022年与2021年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比较

1.健康素养总体水平比较

2022年京山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0.36%,比2021年的26.39%上升了3.97个百分点,上升幅度为15%。

 

image 

4  20222021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比较

2.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比较

由于2022年对三方面健康素养水平的评价内容和角度进行了调整,2022年三方面健康素养水平呈现的特征与2020年存在一定差异。与2021年相比,三个方面健康素养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提高了5个百分点,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下降了3个百分点,基本技能上升了13个百分点。

 

image 

5  20222021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比较

3.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比较

2021年相比,2022年居民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有三类(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健康信息)有所提升,三类(科学健康观、基本医疗)有所下降。其中安全与急救提升幅度最大,提高了1个百分点,提高幅度为1%;下降幅度最大的为科学健康观,下降了7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为7%。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比较见图6所示。

 

image 

6  20222021年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比较

五、结论与分析

(一)2022年京山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0.36%,健康素养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

2022年京山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监测结果显示,京山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0.36%,意味着每100个15-69岁居民中,不足31人具备了基本健康素养,了解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并具备基本健康技能。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与近年来全省大力实施《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推进以及健康湖北建设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在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多年努力,我市已经建立起了覆盖城乡的健康教育体系,成为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力量。

(二)不同特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居民素养水平发展不均衡。

2022年监测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低于年水平,从性别分布来看,男性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涨幅大于女性居民。从地区分布来看,各个监测点间健康素养水平差异明显。从人群分布来看,年轻人、文化程度较高者健康素养水平更高,与年相比,其素养水平提升也更明显。

上述结果表明,受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等因素影响,我城乡、不同地区在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信息资源等方面存在不均衡,因此,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较差地区仍然是今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地区,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者是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人群。

(三)健康素养指标中,基本技能、基本医疗素养提高幅度较大。

健康素养的三个方面中,2022年居民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29.4%,比2021年的16.11%提高了13.29个百分点,在三方面健康素养中提高幅度最大。而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则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从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来看,与年相比,慢性病防治提升幅度最大,传染病防治、健康信息素养和安全与急救也有一定幅度的提高;而科学健康观和基本医疗下降明显。近年来多次监测结果也表明,三方面健康素养中,健康知识与理念素养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但健康行为和健康技能的提升则处于较低水平且动态波动状态。

这些结果表明,居民健康行为的养成和健康技能的掌握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大量研究表明,知识和理念的认同并不等于健康行为的养成。不论个体还是群体,行为的养成需要有支持性环境,需要有健康的公共政策和良好的社会氛围,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而且可能出现波动和反复。此次调查表明我市居民健康行为仍处于较低水平,提示健康教育不仅要重视健康知识的传播,更要重视行为干预和技能培训。

近年来,我市在传染病、慢性病防治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但是近年来的监测结果仍提示我们,目前城乡居民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仍然较低、慢性病患病率持续升高的趋势并没有改变。结合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偏低的现状,慢性病防控工作应“关口前移”,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

六、工作建议

(一)抓住机遇,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也更加突出、更加迫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一方面是顺应国家发展需要、呼应人民群众期盼,另一方面,也展示着健康领域的重大机遇。

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发展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应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 的健康促进工作模式,在政府层面建立有效地多部门合作机制,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加大对健康事业的投入,形成全社会各部门各司其职,在做决策前,首先考虑相关策略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从而实现人民群众健康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稳步推进,大力开展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2014年4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出台了《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1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为其重要目标。目前,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这对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领域仍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公共卫生领域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有效措施。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是当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抓手,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解决当前突出公共卫生问题、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素质和健康水平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稳步提升趋势,但我们也注意现阶段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容乐观的现状,应大力开展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倡导科学健康观,营造健康文化,达到进一步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目的。

(三)重点突破,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领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监测的各指标表明,百姓在治病防病、食品安全等方面尚存在不少“盲区”和“误区”,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需要重点突破,有的放矢。要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大资源的整合与统筹,充分利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央补助地方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健康中国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等平台,增加对经济落后地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投入,不断探索、创新健康教育工作方式和方法,及时总结推广健康教育工作经验和适宜技术,开展有效地健康干预工作,提升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领域健康素养水平。

(四)加强建设,不断提高健康素养监测工作水平。

通过持续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可以锻炼各级健康教育专业队伍,提升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能力。建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省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市级和县级健康教育机构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是顺利开展健康素养监测的基础和保障。不断提升监测数据质量,对于保障监测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性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今后须进一步加强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建设,建立和健全县(市、区)级专业机构工作网络,提升专业机构能力和专业人员素质,保证项目工作投入。执行健康素养监测地区的专业机构要认真总结、研究监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优化监测方案,不断提高健康素养监测工作水平。

编辑: 王静【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