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按照省、荆门市纪委监委统一安排部署,京山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强化监督执纪,结合全市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督促7个牵头责任单位持续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专项整治成果公布如下:
一、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回头看”
市财政局聚焦惠民惠农领域政策落实,紧盯惠民惠农财政补贴发放管理使用等重点,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对信访举报、自查自纠及大数据比对发现的问题全部完成了整改。率先搭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监管平台,通过与全市财政供养人员及死亡人员信息开展大数据比对,实现补贴资金发放事前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化、常态化。同时,组建6个督导组,采取抽查检查、督导指导等方式,开展督导检查23次,走访农户7953户,对市应急管理局等12个补贴项目管理单位、市财政局4个补贴资金管理股室、16个镇(街道、区)工作落实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印发通报2期,督促整改问题25个,修订完善相关发放管理制度1项。目前,市财政局运用“一卡通”监管平台审核发放惠民惠农补贴资金32767.19万元,涉及项目41个,受益376099人次,发现并督促整改财政供养人员违规享受客运车燃油补贴、已死亡人员领取高龄津贴等问题2个,涉及资金8.58万元。
二、不合理医疗检查、“三假”(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问题专项整治
针对不合理医疗检查,市卫健局在严格落实不合理医疗检查自查自纠、专项督查等常态化监管的基础上,开展了医疗机构内部问卷调查、社会面网络调查,并创新开展第三方监督评价,持续巩固专项整治效果,有效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目前,共发放问卷调查表467份,社会面网络调查177人次,组织卫健、医保等行业专家开展两轮次第三方监督评价,抽查37家医疗机构,抽取病例740份,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0个。同时,组建8个专班,对全市医疗机构不合理医疗检查自查自纠工作进行常态化监督检查,督促整改问题40个,约谈相关责任人31人,通报批评3人,经济处罚2人。
针对“三假”问题,市医保局紧盯违规享受医保待遇、诈骗医保基金等5方面问题,坚持对“两定”医疗机构的常态化监督、不定期专项检查,实现监管全覆盖。组织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对照涉及114类问题的《2019-2021年检查发现违规问题清单》开展全面自查自纠,自查发现问题107个,已全部整改完成,退回医保基金25.37万元,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目前,完成对全市147 家“两定”医疗机构全覆盖检查,对15家慢性病定点零售药店和中心城区9家个体药店开展专项检查,查处违法违规问题24起(均已立案调查),督促整改问题86个,责令24家医疗机构限期整改,暂停服务协议3家,追回(拒付)医保资金 599.59 万元,公开曝光典型案例8例。
三、中小学校食堂服务保障学生不到位问题专项整治
市教育局围绕围绕侵害学生利益等5大类问题,先后开展专项审计2次,督导指导36次,联合检查4次,覆盖全市131所中小学校(含幼儿园),发现并督促解决学校食堂教职工就餐同质不同价、食堂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18个,下发整改通知32份,督促退还学生餐费4.86万元,清退违规开支10.19万元,清退结余资金0.02万元。约谈11所学校责任人12人次,3人被责令作出书面检查,3人受到通报批评,1人受到诫勉。全面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建设,在食堂食品加工关键部位、重点环节安装监控探头,进行全程监控,实现全市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智慧化管理全覆盖。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市教育局修订完善县级层面制度15个,校级层面制度600个,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有力保障整治成效。今年10月,京山市绀弩小学食堂被省卫健委、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管局确定为“湖北省中小学校健康食堂”。
四、食品安全问题专项整治
针对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问题,检查校园周边食品生产经营者1418户次,抽检校园周边生产经营者的食品数量63批次,全部合格;开展6场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对15个乡镇(街道)全部实行食品流动摊贩登记管理,对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幼儿园)划定公布食品流动摊贩禁售区域范围,办理食品摊贩登记82个,全市81所中小学(幼儿园)全部配备食品安全副校长(副园长),符合条件的学校还配备食品安全总监。
针对网络食品安全问题,对554家网络餐饮服务单位进行检查,检查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685家次,排查问题线索15条;开展“你点我检”活动和“逐街逐巷逐村逐组严查食品问题”专项执法行动,共抽检25批次;约谈网络订餐平台2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2份,对1家网络订餐代理机构未对入网经营者履行检查义务处以罚款2.189万元。抽检网红餐厅食品原料及制品、餐饮具42批次。
截至目前,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立案查处食品案件163件,罚没金额93.14万元,移送公安机关2件,曝光典型案例1起。
五、专业化物业服务收费信息不透明问题专项整治
市住建局联合市场监管、发改等部门对全市物业服务企业开展转供电收费加价行为专项清查,依法查处物业服务转供电加价收费案件1起,罚没6.8万元。开展“物业牵手”帮扶活动,签订帮扶协议36件,实施专业指导,提供便民服务,开展志愿活动。同时,组织各地向15个社区、101个物业管理小区发放《物业管理法规政策问答》《荆门市物业服务和管理矛盾纠纷典型案例解析》等宣传资料3000余套。组织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对全市专业化物业服务收费信息不透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督办抽查,督促整改具体问题2个。截至目前,累计受理群众相关举报、投诉50件,已完成整改46件。共开展检查和执法行动41次,下发整改通知书10份,督促整改问题22个,处罚物业企业3家,曝光典型案例3起。
六、侵占挪用养老保险基金、骗取养老保险待遇问题专项整治
市人社局紧盯违规办理提前退休等五类问题,强化与公安、财政部门联动协同,建立健全沟通联络机制,整体发力,凝聚合力。联合制发《关于依法打击违规领取社会保险待遇和欺诈骗保行为的通告》,公开受理群众举报。跨部门信息共享,全面比对养老保险参保、领取数据,集中开展疑点数据核查和资金追缴,共接收和提取各类疑点数据2.7万条,已全部完成核查整改。截至目前,全市共发现2类14项问题,涉及56人,基金损失89.32万元,已追回基金82.38万元,追回率92.2%,剩余6.94万元已与当事人签订分期还款协议。专项整治工作以来,梳理经办流程,建立健全疑点数据派发、核查、审核、反馈机制和待遇发放失败业务信息反馈处理机制,建立社保基金监管内控机制8项,加强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笼子。
全市纪检监察组织持续深化整治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严执纪强问责,截至目前,共追责问责45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人,组织处理36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维护人民利益,是纪检监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京山市纪委监委将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持续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人和事深化整治,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