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高枧村铁皮石斛生产大棚
3月1日,绿林镇高枧村紫秋葡萄园里,村民们正在为葡萄树施肥;铁皮石斛大棚中,村民正在清盘、喷水;软籽石榴基地上,松土除杂的村民笑声朗朗。开春以来,高枧村抢抓农时开展富民产业基础建设,用劳动创造新“钱景。”
绿林镇高枧村位于京山市东北部。10年前,该村还是一个空壳村,村集体负债累累,村民守着上千亩薄田,难以维持生计,大多数村民只能外出打工养家糊口。穷则思变,从2015年开始,村党支部在市、镇各级指导支持下,利用当地优势,引进市场主体,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发展订单农业,大力发展紫秋葡萄桑葚、铁皮石斛、软籽石榴、中药材种植、光伏发电等五大主导产业,迅速改变了经济面貌。
紫秋葡萄桑葚示范项目基地分布在高枧村一、二、三组,于2017年开始建设,现有种植面积215亩。该项目由京山卫家冲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与湖北清湖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公司按照市场价向合作社收购葡萄和桑葚生产果酒,保底不低于1元/斤;合作社负责前期葡萄架安装、苗木定植,向农户收购产品;农户则负责种植管理。在前两年没有收益的情况下,每年按照1000元/亩的标准支付农户管理费。该项目带动39户农户参与经营,亩产值3000元以上,户平增收10000元以上。
位于高枧村一组的铁皮石斛项目发展有限公司与高枧村、中台村共同出资组建湖北景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高枧、中台两村出资110万元,占股55%,瑞合公司出资90万元,占股45%。该项目共分两期实施,总共50亩。受益期每亩产值10万元,利润5万元以上,高枧村和中台村50个农户每户每年可分红5000元。
软籽石榴项目基地由村引进在外成功人士田桂兵回乡投资建设。项目采取“能人+基地+农户”模式,从2017年11月开始实施,2018年4月完工,基地面积200亩,投资220万元,栽植大规格苗木2.5万株,2020年部分开始挂果,盛果期每亩产值1.5万元。该项目实现42户农户年均增收8000元。
高枧村还引进湖北京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湖北华博药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以白芨、苍术、柴胡等品种为主的中药材种植产业,项目总投资110万元,带动本村68户农户发展中药材种植105亩,户平增收1000元。
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高枧村在2016年还建成50KW光伏发电站一座,2018年建300KW光伏发电站一座,年发电收入15万元,收益资金除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发展外,为5户脱贫户提供公益岗位,年收益1200元/户,为33户无劳力脱贫户年均分红600元/户。
产业强则村强,产业壮则民富。绿林镇负责人表示,将以高枧村为示范,继续大力引进市场主体,因地制宜发展果蔬、中药材、采摘、苗木等生态产业,让绿林镇村集体更强,农民更富裕。(廖作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