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杂掏沟
赤日炎炎,农田缺水,大地焦渴……受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影响,钱场镇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用水短缺情况。面对当前严峻旱情,该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号召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到抗旱工作中,为“下基层察明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添能赋力。
“来了来了,快让专业的师傅来看一下!”8月中旬,钱场镇徐冲村绿水堰泵站抗旱管道发生破裂,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由于修建时间早,本地市场找不到适配的配件和工具,经过镇村党员干部多方联系,在武汉找到货源,并联系好施工方第一时间进行抢修,目前已恢复供水。
“绿水堰泵站抗旱管道是徐冲村灌溉用水大动脉,覆盖100余户村民家中的近千亩农田,前段时间在灌溉运行中发现下游无水,通过排查发现管道有爆裂的情况,我们立即组织开展维修。”据钱场镇徐冲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王进介绍,连日来村里的党员群众为做好抗旱保水工作一直奔忙在烈日之下,现在看到汩汩清流汇入农田,心中充满成就感,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笑容。
徐冲村村民王华成感动地说:“有他们这些党员干部在身边,我们就像吃了‘定心丸’,抗旱信心也更足了。”截至目前,该镇钱场镇已累计宣传发动党员干部2000余人次参与抗旱保水工作,成为群众的“主心骨”“顶梁柱”。
为积极有效应对旱情,最大限度将损失降到最低。钱场镇闻“旱”而动,坚持全镇上下“一盘棋”,及时召开抗旱工作部署会,成立工作专班,根据各地实际细化部署,由党组织书记“亲自抓”、包联责任人“关键抓”、党员干部“带头抓”,应急、农业、水利等多部门齐抓共管,科学调度,广辟抗旱水源、加大设备投入、开展抗旱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加强农业抗旱浇灌,确保抗旱设施正常运行。
自晴热高温天气来袭,在钱场镇广袤的田野上到处都活跃着党员干部带领村民抗旱的身影:为确保水源流通渠道通畅,舒岭村、祠堂村的党员们忙着清理沟渠;为确保群众用上“放心电”,洪庙村党支部副书记王连祖顶着炎炎烈日检查抗旱用电设备;为确保公共绿化带“安全度夏”,吴岭村村“两委”干部每天轮流对党群服务中心周边及京天沿线两旁的行道树“浇水解渴”……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连日来,钱场镇“关键少数”战斗在一线、靠前指挥,把责任扛在肩上,始终站在抗旱一线最前沿,带领广大群众打“硬仗”,用行动发出号召、作出表率,在钱场镇抗旱保水一线筑起保民生保丰收的红色堡垒。
为引导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增强抗旱自救保增收的信心和决心,各村(社区)党员干部还带领大家积极开展生产和灌溉“自救”,党员干部带着群众在田间地头奔走。除此之外,该镇还联合镇农技党支部连续2周协调各村,组织劳力对各干渠进行清淤疏排,铲除周边杂草、清理堵塞的泥沙和垃圾,做到清空见底,保障水流通畅,并安排经验丰富的水利技术人员及时到村组一线开展指导,扎实做好旱情摸排、渠道疏通、水源调配、电表装配等相关工作,全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和农业生产用水,确保水库供水、农户取水、渠道流水无异常,让每一滴水都充分发挥保收作用,为今年粮食丰收和农民增收提供保障。同时,各村(社区)通过微信转发、入户宣传、召开户主会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做好节水宣传工作,全力保障群众生活用水,营造“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下阶段,我们将持续宣传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参与抗旱保水工作,有针对性地实施‘一村一策’,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保障粮食生产,最大限度降低群众损失,及时为农田‘解渴’,为农户‘解忧’。”钱场镇党委负责人表示。(张嘉 周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