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伯,您最近身体咋样?需要什么就说一声……”近日,在钱场镇幸福村,“敲门行动”志愿者徐少华与群众围坐在一起,手捧一本红色的“敲门行动记录簿”,认真记录下村民讲述的各种“小事”。
独居老人状况如何?留守儿童需要哪些帮助?困难群众有哪些难处?致富能人、企业家等带富群体产业发展是否遇到瓶颈?连日来,钱场镇以“敲门行动”为抓手,在创新基层治理、联系服务群众方面进行新的探索。该镇坚持抓实抓细抓早,进一步扩大“敲门行动”的内涵与外延,组织发动全镇各包联领导、包村干部、党员中心户、驻村工作队员等各方力量,将走访对象、场所延伸拓展开来,除七类重点人群外,新增留守儿童、困难党员、农村致富带头人、乡贤能人及企业家等群体,以及企业单位等重点生产经营场所。同时,按照“不落一户,不漏一人”要求,一方面量身定制走访“小红本”——“敲门行动”记录簿,方便志愿者及时完善信息档案,为后期精准服务提供信息保障,另一方面通过“面对面”走访,真正帮助群众解决衣食住行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拉近干群之间的距离。
线索收集准。在开展“敲门行动”过程中,钱场镇坚持问题导向,每个包联领导、包村干部、村(社区)“两委”干部、镇直单位负责人、驻村工作队员等人手一本记录簿,按照每月对重点人群走访不少于5户的频次开展走访,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对涉及村级发展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推动“敲门行动”活动走深走实,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宣传范围广。该镇紧紧围绕党的好声音、好政策,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力宣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神要义,同步开展“红纽带”党建工程、人居环境整治、安全隐患排查、共同缔造等重点内容宣传,深入组织开展“敲门行动+经济增长”“敲门行动+乡村振兴”“敲门行动+安全生产”“敲门行动+风险排查”等活动。
活动成效实。钱场镇将“敲门行动”和各项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创新走访形式,提升走访实效,依法依规解决好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聚焦“敲门行动+再重视”“敲门行动+再动员”“敲门行动+再宣传”“敲门行动+再落实”等方面,常态化开展好“敲门行动”,使之成为宣讲政策、收集民意的有效载体,成为排查安全隐患、化解矛盾纠纷的有力抓手。
据了解,钱场镇“敲门行动”活动开展以来,全镇党员干部已走访群众650余户、征集到意见建议、民生问题等共计45条,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32项,化解群众矛盾纠纷16件。
“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如今,‘键对键’获取信息越来越便捷,但要切实了解群众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依旧离不开‘面对面’‘心连心’式的交流。”钱场镇党委书记刘文明表示,按照“入户敲门、敲门见人、见人问事”的工作要求,钱场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通过开展“拉网式”宣传、“嵌入式”服务,不断探索“敲门行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让“敲门行动”常在,不断增强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张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