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了水泥路,下雨天出门再也不会踩得满脚是泥了。”“大型农机也都能进来了,种庄稼、收庄稼我们能轻松不少!”8月23日,在三阳镇小阜村圆潭社区一组,几位村民你一言我一语,满心欢喜地谈论着新修的通组公路。
几十年来,这条长约800米,宽不到2米的土路一直都是村民生产生活的必经之路,晴天出行尘土飞扬,雨天出行泥泞不堪。每年春种秋收,大型农机难以通行,村民们只能依靠三轮车、摩托车进行农运,效率十分低下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能修一条宽敞的水泥路成了居住在这里的村民最大的心愿。
“一组的道路比较窄,不好会车,容易引起交通安全事故。”“农机不好进来,我们干农活基本都是靠的人力,太累了!”……对于这条寸步难行的土路,村民们早就“看不顺眼”了,在前期小阜村召开的“共同缔造”专题户主会上纷纷表达不满。
村“两委”干部将群众的呼声记在了心里。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镇村干部多次实地考察,通过争取各级部门支持和村集体自筹资金32万元,一条长约840米,宽3米的标准水泥通组公路在群众的期盼下动工。
农村修路,征用村民自家土地是个难题。小阜村是三阳镇袋料香菇种植和板栗种植大村,袋料香菇和板栗是许多农户致富奔小康的第一选择。0.8公里的道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涉及40余户农户的土地,沿途就有香菇大棚3个,板栗树等树木100余棵。
“土地本就是国家和集体的,如果因为扩宽路面需要占用我家土地,我愿意无偿把土地让出来,也希望大家不要斤斤计较个人利益,全力支持修公路。”“香菇棚和树我这两天就往其他地方挪,绝不耽误工期。”“最近农闲,需要我们帮忙只管说一声。”……在又一次专题户主会上,沿线村民均自愿无偿让出土地,并且投工投劳,用实际行动为公路的修建出力尽心。
由村党支部发动、村民主动参与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开展,仅仅用时一个多月,困扰小阜村圆潭社区一组村民多年的出行难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路通则民心通、百业兴。这一条长840米的通组公路,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这次修路是初心和民心的‘双向奔赴’。”小阜村党支部书记张明东表示。下一步,小阜村将持续推进“共同缔造”,做百姓的“贴心人”,将为民办实事抓细、抓实、抓到位,同时不断激发群众参与村级治理的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余嘉熠 甘澳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