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晚,永兴街道观音村二组广场的小卖部门前热闹不已,一排整齐的路灯矗立在村主干道旁,灯光明亮、道路平整、草木静谧,老人们饭后闲谈、孩子们嬉闹玩耍,在村里日益浓厚的节前氛围带动下,一副动静相宜、生动和谐的村庄风景画尽收眼底。
观音村村域面积3200余亩,现住有500余名村民。在永兴街道党工委指导下,村“两委”以“规划建设美、生态环境美、生活富裕美、村庄和谐美”为发展目标,厚植乡土人文风情和传统文化元素,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全域旅游发展紧密结合。
大开村门迎远客,村民们的日子正逐步转好。作为村里的“当家人”“后勤员”,村党支部书记鲁珊珊丝毫不敢放松,看着自己走了无数次的村主道,想到近来村民反映的情况,她迅速动员集体力量,先后3次组织召开“共同缔造”村民夜话、村民代表大会,广开言路倾听心声诉求。
“道路连通村里的发展,我认为应该想办法将村里的路扩一扩、修一修。”村里的老支书鲁志海说。
“如果能多举办活动就好了,热热闹闹的,快过年了,年轻人们在外打工回来休息,也可以更快地融入进来。”村民陈霞提出点子。
在收集来自党员和村民代表的10余条意见建议后,村“两委”将村组基础设施的改善计划写进了“日程表”。
为方便刘湾村民来往出行,村“两委”迅速联系施工队伍,将财政补贴10万元用于刘湾300米主道路的改造工程,经过填平、硬化、加固后的水泥路,为刘湾后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村里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村集体也出资5万元用于道路建设,在征得附近16户农户同意后,为村二组湾前部分土路地段也铺上了水泥,将原本老旧的500米环湾路进行了维修硬化。
在两段路的修建硬化过程中,村民代表“监督员”鲁志军坚持“在岗”,动态监督、眼不离工、全程参与,确保公开保质和安全有序。
为让春节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感受到新年氛围和家乡发展变化,村“两委”在村里的美丽乡村建设点和三个组的主、支干道安装了60个路灯。真情换来光明和温暖,路灯的安装,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晚间业余生活,也让邻里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以前一到晚上,大家很早就各自回家休息。现在晚上所有的路灯都开了,把村里的路照的亮堂堂的,晚上出来跳舞、散步、锻炼身体都很方便,孩子们来玩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了。”小卖部老板艾蓉笑着说。
为给村民建设可供“发声”的“舞台”,观音村村“两委”通过湾组夜话和红白理事会、妇女议事会等村级自治组织,积极汇民“智”、发民“声”,促进村民们牢牢握紧“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主动权,变“不知情”到“我来说”,让党群关系在夜话中“紧”成一团。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结合‘共同缔造’活动和‘红纽带’工程,从乡村治理、环境卫生、村容村貌等方面‘加油使劲’,鼓励‘当家人’们参与进来,在党建引领带动下,建成和谐稳定美丽新农村和特色旅游相得益彰的美丽乡村。”鲁珊珊说。(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