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笔者走进永兴街道京源村一组“共同缔造”示范点,树荫宜人、菜地齐整、果园饱满,村民们用勤劳的双手擘划出美丽乡村新图景。
当天,70余名党员和村民们正在开展“学雷锋、促‘五共’、美环境”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清垃圾、剪树枝、围高网、除杂草、扫树叶……房前屋后和村道环境清理的焕然一新。京源村党支部书记林生祥也忙个不停,并笑着向笔者讲述村子的变化。
此前,在京源村多次召开的“话事会”“林下议事”“湾组夜话”上,村民们就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等意见建议畅所欲言。
“门前这片水泥地不平整,弯道有破损,能不能用水泥填补上,不需要太多,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干”“路面有些窄,不够错车,特别是校车接送孩子的时候不方便”……经广泛征求意见,大家一致决定拓宽道路,铺上草皮碎石,在过弯处加宽加固,并栽种两排行道树,中间插种红叶石楠等矮植株,方便出行来往的同时,整齐美观的行道树也更令人舒心。
翻新工程一经启动,湾组在家的20余户村民们立马自发投工投劳,捐赠红砖、砂石,更有泥瓦能手加入,参与路面地基修葺、平整和沟渠清理。村民汪乔明为湾组集中菜地建起了红灰砖菜园,帮助修剪附近邻居门前小花园和路边杂乱的树枝。左邻右舍见状也自发地清扫屋舍和陈年垃圾。村民吴德丽和刘忠玉自愿出让门前路边菜地和周边闲置空地,改建成6个标准停车位。村中水渠修建多出的钢材“边角料”,被老党员汪少波改造了休闲茶几和连廊白板,与白墙、展板一起涂绘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标语,既有“彩头”又有“看头”。
“我们推行‘门前小事自己来,房前屋后一起干,村里大事共同议’。在干群共同努力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打扫庭院也成为大伙儿每天的饭后活动了。村里候车亭的建设也已经接近完工,方便接送小孩的同时,还可供村里人休息歇脚,环境舒心、设施贴心,才能住得称心。”林生祥介绍道。
自“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以来,永兴街道以推进“共同缔造”示范点为抓手,鼓励辖区21个村(社区)积极开展“支部主题党日学习”“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庭院”“文明家庭”“好邻居、好婆婆、好媳妇”等活动300余次。接下来,街道将合力构建“街道党工委+村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推动形成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的“五共”乡村治理新格局。
(郑可、付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