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返寒不容小觑,要防治同抓,预防低温症和消化道、呼吸道疾病,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保暖措施……”3月22日,永兴街道杨河村天玉生猪养殖场前热闹非凡,身为负责人、拥有20年养殖技术的“乡贤”万祺祯正与街道农业农村办、畜牧中心工作人员和附近村“养殖大户”们开展生产技术交流学习“预热”活动。
几年前,万祺祯心中打造的优质生态母猪繁殖基地已成雏形,自2021年1月回到家乡,他便一头扎进养殖场方案的设计完善建设中。2022年6月,位于永兴街道杨河村二组、占地面积56亩、总投资3000万元的天玉生猪养殖场拔地而起。
作为目前京山新建的单体养殖量最大的现代化养殖场,天玉生猪养殖场选址远离村庄、三山环绕、环境幽静,是良好的生物隔离区。在养殖场一期建设项目中,建成母猪舍5栋、安装限位栏1800套、产床480套,公猪舍1栋、配有采精室,保育舍、育肥舍3栋,此外,还配套饲料仓库、办公楼、污水处理厂等功能区,建筑面积35280平方米。
为进一步完善生猪养殖规模,规范科学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水平,在永兴街道党工委引导下,街道农业农村办和畜牧中心协助万祺祯对该养殖场二期项目建设规划进行升级,加快建设进度。按照气候规律与实际情况,打造以干湿分离、黑膜沼气、沼气发电等先进工艺为主的粪污处理厂,铺设1600米粪污管道,将沼液引入4000平方米暂存池,待稀释后可用于花卉苗木和农田灌溉。
“等生猪数量上来后,我们还计划配备自动给料系统,配套自动料线9套、料塔11座,保障全自动给料。同时,安装的3000个节水碗可减少污水产生总量的35%,不仅避免了浪费,也减少了污染。”万祺祯介绍道。
据悉,该养殖场规划建成的15栋猪舍共可饲养母猪2400头、年出栏生猪42000头,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近4000万元。粪污处理设施规划了资源化利用路径,符合绿色环保养殖要求。
“投产后,天玉生猪养殖场可安置45名富余劳动力就业,助力乡村振兴。我们还将联合畜牧中心和畜牧专家定期为养殖场工作人员进行生猪生产技术指导培训,助推填栏补笼,持续推进‘肉篮子’生猪稳产保供。”永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柯路坦说。(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