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在永兴街道苏佘畈村的田间小道上,阵阵暖风袭来,将一望无垠的“稻浪”摇身变为生态“绿油画”,霎时,稻田间“碧波”荡漾,稻“美人”抽穗扬花,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这是京山市农业科技示范园百亩水稻的一处生动“丰”景。
该园位于永兴街道苏佘畈村五组,是京山市农作物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展示、示范和推广基地。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与永兴街道苏佘畈村签订了110亩土地流转合同,由市农技推广中心负责园区的管理建设。
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技术装备水平,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市农技推广中心联合永兴街道实行规划建设、渠道管理、运营维护“三统一”管理机制,对示范园区的基础设施、物联网系统和标识标牌进行了更新完善,并聘请种植经验丰富的2名农民“夫妻工”常驻,负责园内田间管理和设施设备运营维护。
“我们主要对接省农技推广总站、省农科院粮作所,负责水稻、玉米、大豆、油菜、红薯等各类农作物的试验示范及品种展示。”市农技推广中心工作人员董翔说。
董翔介绍道,示范园当前承担有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稻区域试验、全国农业面源污染国控监测点、农业农村部农情信息调度中稻长势调查等国家级试验。
据了解,示范园于今年首次播种,园内100亩水稻遵循标准化、产业化管理模式,其中中稻95亩,早稻5亩。中稻品种中,展示区直播田品种为嘉禾香1号和黑米,国家区试项目有六组共70个品种。
此外,该园区内还有10亩面积用于种植大豆玉米,其中,玉米品种八个,大豆品种两个。
下一步,永兴街道将配合市农技推广中心,稳步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待到“开镰期”,抢抓“好时节”,守住“米袋子”,帮助群众将饱满穗粒与丰收喜悦收入囊中。(郑可、吴昊、王荟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