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街道党工委书记 赵勇
新市街道聚焦“四个新京山”建设,大抓招商、大干项目、大兴产业,以起步当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奋斗姿态,吹响决胜一季度“开门红”的集结号,为实现“月月红”和“全年红”打下坚实基础。
一、紧扣目标定位不动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标兵的目标定位,弘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争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市管理、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五个排头兵”,力保各项工作走在京山前列,经济社会发展高于全市同类街道水平,为建设富强、美丽、活力、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京山贡献新市力量。
二、掀起敢干实干巧干热潮
(一)突出招商为先,专项配专班攻坚。
党政班子成员挂帅,调整优化并组建3个招商攻坚专班。一是机电专班招引的台州机电产业园项目,已成功落户京山并开工建设,预计投资6亿元。未来,将承接浙江沿海地区水泵机电产业链转移;二是商会专班多次邀请湖北浙江商会项目负责人来京山考察,就在京山投资建设园区达成了初步投资合作意向,尽快促成计划投资约20亿元占地约1000亩的浙商众创智能产业园项目落地,借助浙江商会的庞大资源,以商招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来京山投资落户;三是文旅专班跟进的幸福汪拐康养农旅驿站项目,预计算投资2.05亿元,和投资6000万元的派德森二期项目即将签约。目前,储备跟进项目5个,待签项目2个,已开工4个。
(二)突出项目为王,一张蓝图干到底。
一是在建项目快推进。严格落实在建项目定期调度协调机制,坚持“周调度”、“月小结”,定期召开重点项目推进会议,研究解决项目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全力推进项目进程。目前,正在推进有征地拆迁任务的在建项目7个,涉及动迁户239户,征地面积252亩。二是新上项目抢进度。狠抓项目启动,从项目征地、补偿、动迁、安置,到项目落地和建设过程,始终要求在一线服务项目,在一线协调工作,在一线解决问题。当前协调推进的新上重点项目共8个,涉及动迁户110户,征地面积279亩。三是储备项目勤调度。紧扣京山市推进高质量发展“五大竞赛”竞赛活动要求,紧密配合市政重点项目任务,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化压力为动力,攻坚克难,筹备项目,为“城市管理、项目服务、环境治理”等三大竞赛准备好“开门红”项目。
(三)突出产业为基,优化结构稳发展。
聚焦构建“57550”产业体系,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文旅大健康等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机电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明确发展总基调。建立健全党政班子包联调度项目机制,立足台州机电产业园和幸福汪拐康养农旅驿站等产业项目,与高质量发展“五大竞赛”相结合,制定全年工作计划和重点任务清单并迅速启动实施。二是大力发展富农产业。依托杨兴田园综合体等主导产业,加大政策宣传,强化示范引领,盘活村集体资源,持续跟进总投资52亿元的25个重大涉农项目,发展多种形式新业态经济和富民产业,增强乡村造血功能。三是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全力推进市场主体“扩量提质”行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抓总,全员齐上阵,力争全年新增市场主体2500户以上;积极引导企业技改提能、制造换新,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以上。
(四)突出服务最优,人人争做“店小二”。
一是开展“思想破冰、服务提效、发展突围”大讨论,唯有思想破冰才能发展突围,唯有改革创新才能闯出新路,唯有干在实处才能扭转被动。大力发扬“三牛”精神,掀起大干、快干、苦干、实干、巧干热潮,努力打造抢拼严实的精神高地。二是擦亮“三到三办”的“店小二”服务品牌,以企业评价为第一评价,以市场主体感受为第一感受,营造“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说办就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浓厚氛围。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强化要素保障,为企业纾难解困,打造投资环境洼地。三是强力推动“进、解、促”活动,党政班子成员带头大力开展“进、解、促”活动,实现规上企业包联全覆盖,全面落实“8+20”政策组合包,切实助力企业化解各种困难、突破发展瓶颈。
(五)突出创新引领,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一是着力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片。坚持“全域可旅游、处处见景点”的理念,实行规划、建设与经营“三同步”,注重系统谋划与精准定位、整合资源与产业发展、全域推进与要素统筹“三结合”,全年围绕高岭田园综合体、八字门红色文化教育集体基地和水系连通水美乡村项目,重点打造4个环境整治大晾晒示范点,新建精品民宿50间,配套农家餐饮15家,一体构建乡村旅游示范片。二是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装备农业,集中建设大棚、温室等生态高效的种养殖设施。整合应用现有先进技术和装备,加强优质粮生产功能区建设,集聚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三是着力创新乡村基层治理。进一步深化乡村联片治理模式,充分挖掘郝敬夫子耕读养德的历史文化精髓,探索丁家塝村“德治促三治”治理模式,持续赋能周边白谷洞村民俗科技、荷花堰村廉洁清风等治理模式,打造“一村一品”而又水乳交融的特色基层治理示范片,引导村民自治,倡导文明乡风。
三、以生龙活虎的干劲破冰突围
一要紧盯目标,争分夺秒。“开门红”的任务很明确,既有工业经济指标增速,也有招商引资签约个数,既有城市建设管理精细化服务,也有乡村振兴稳步提升,这些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指标,承载的是人民群众的真实获得感。实现这些目标,既要聚焦核心指标,把准“指哪打哪”的靶向发力定力,更要聚焦关键抓手,练就“打哪成哪”的攻城拔寨本领。只有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抢政策、抢手续、抢投资、抢市场,以只争朝夕的责任感抓复工、抓项目、抓服务,方能在“开门红”中抢到得分点,取得大胜利。
二要创新举措,精准施策。要敢于解放思想,更多以战时思维、战时状态、战时机制、战时干劲和战时担当,直指问题所在,不为问题找借口,只为解决找办法。“能力恐慌派”等“六派”作风顽疾和全局意识欠缺等“五块坚冰”只会迷惑自我和延误战机,教条主义只管盲目的生搬硬套,它们都会成为“大干”的“拦路虎”,成为“开门红”的“绊脚石”,要彻底扫清。要坚持“项目为王”,集中攻克用地、融资、拆迁等问题,加快释放投资新活力。五大竞赛之中,勇者胜智者胜勤者胜。
三要担当实干,合力攻坚。爬山越岭要互助,渡江过河要齐心,唯有凝聚各方力量,才能打好打赢“开门红”,实现“满堂红”。要持续加强组织领导,带头践行“三牛精神”,“战狼精神”,“头雁精神”,相信、赋能和依靠村(社区)和单位党组织,在实干大干中显著增强党组织领导发展、汇聚力量、动员群众、服务经济的能力,继续带领新市干部群众走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