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今日辟谣 >
今日辟谣(2025年7月11日)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11    【字体: 】      0

2025年7月11日

图片
 谣 言  山东菏泽龙卷风已致五人死亡?临沂大风冰雹砸烂果园?
图片
真相:7月11日,有个别自媒体账号发布信息称“昨天下午,山东菏泽龙卷风已经导致五人死亡,八十三人受伤”并配发相关图片,引发关注。经核实查证,菏泽市7月10日并未发生龙卷风,网传消息系谣言。此外,另一自媒体账号近日发布“临沂遭‘冰弹’突袭!8级狂风卷积水,冰雹砸烂果园设施”等信息。经向临沂市气象部门核实,近期临沂市未发生大风冰雹天气,上述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确为谣言。请广大网民以气象部门发布的信息为准,勿轻信、勿传播非正规来源或未经证实的信息。(来源: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谣 言  新疆伊犁恰西环线全面通车?
图片
真相:近日,有网民发布新疆伊犁“恰西环线全面通车”的消息,引发关注讨论。经相关部门核实,该信息为谣言。目前,恰西-库尔德宁西沟环线临时开通,恰西-塔里木环线部分开通,限制驶入车辆类型,且每日19点后限制通行。(来源:“新疆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
图片

 科 普  如何预防和应对热射病?

详情:近日,我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有关“热射病”的话题冲上热搜。如何预防和应对热射病?

如果遇到热射病患者,要做到“降温第一”,应第一时间将患者移动到凉快的地方,并采取措施降温。相关注意事项可用六字诀助记:“已(移)经(净)将(降)脸(联)喂方(防)”。

环境:立即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比如大树下、通风的房屋内、有空调的房间内,让中暑者以最快速度脱离热源。

衣物:将中暑者衣服、裤子全部脱下,去除一切保温措施。

体表温:用冰袋、冰块、冰冻饮料等物品置于中暑者额头、太阳穴、颈部、腹股沟等处进行血液散热,可用纱布、薄衣物包裹冰袋以免冻伤。

系医疗:救助病患的同时,其他人可就近向医疗机构和卫勤人员求助,寻求后续治疗。

食液体:患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每小时补充500-1000ml含钠、钾的低温饮品。

止窒息:出现抽搐、恶心、呕吐的现象,要注意采取侧卧姿势,及时帮助清理口腔、鼻腔,防止呕吐物塞住呼吸道引起窒息。

另外,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预防热射病,做好防护,如用湿毛巾擦拭手、胳膊和后颈降温散热;提倡在高温的环境下适当多喝淡盐水;常备有防中暑功效的药品;在高温环境中及时观察体征或是查询热指数表等。(来源:中国青年报)

图片

 通 报  编造散布“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谣言的4名网民被依法行政处罚

详情:近日,一张名为“倪四道”院士的聊天截图在网络上流传,内容涉及“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等不实信息,引发当地居民恐慌。7月7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发布《“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回应来了》一文及时辟谣,澄清事实真相。目前,该事件有了后续处理结果,罗某良等4人因编造散布谣言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处罚。

据公安部网安局7月11日消息,罗某良(男,32岁)于6月30日在互联网平台发布了所谓的“倪四道”院士的聊天截图,内容涉及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造成该谣言信息传播扩散,造成当地居民恐慌,扰乱公共秩序。目前,属地公安机关已对罗某良作出行政处罚。

此外,匡某(男,34岁)、胡某成(男,31岁)、张某(男,52岁)在未核实真实情况的条件下传播相关谣言信息,造成谣言信息继续扩散,属地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匡某、胡某成 、张某作出行政处罚。(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关 注  中国银联发布声明!

详情:近期,有机构或个人假冒中国银联名义从事违法经营活动,侵害商家、消费者财产及个人信息安全。中国银联对此发布声明。

凡以“中国银联工作人员”“中国银联某产品”等名义开展招股募资、高利率理财、财产担保、信用卡逾期账单处理、办理POS机和信用卡等业务及经营活动的,或电话要求下载不明APP,索要提供银行卡信息、个人身份信息、支付密码等行为的,都是假冒银联名义。中国银联从不以这些方式从事该类业务或经营。

中国银联提示公众提高警惕、注意风险,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或财产损失。如需查询确认相关信息,可以拨打中国银联官方客服热线95516。如有发现冒用银联名义从事非法活动的情况,欢迎举报。(来源: “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编辑: 余琴 【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742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