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今日辟谣 >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2日)
来源: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22    【字体: 】      0


图片

2025年9月22日

图片
 谣 言  深圳核心区放开限购?
图片

真相:近日,关于“深圳核心区放开限购”内容的微信聊天截图在网上流传,有关“各项目如果有客户是因为购房资格限制不能买房的,可以申请特殊渠道解决”的说法,引发关注。经核实,深圳市今年9月5日出台了房地产调控政策,明确符合深圳市商品住房购买条件的居民家庭(包括深圳市户籍居民家庭、自购房之日前在深圳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满1年及以上的非深圳市户籍居民家庭),在罗湖区、宝安区(不含新安街道)、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范围内购买商品住房不限套数。但该调控政策对福田区、南山区和宝安区新安街道等核心区与其他区域实施差异化调控,并不存在网传的“深圳核心区放开限购”的情况。请广大市民切勿轻信非官方渠道的虚假消息。(来源:“广东省互联网举报中心”微信公众号)
图片

 科 普  超强台风“桦加沙”来袭,应对指南请查收!

详情:中央气象台9月22日06时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超强台风级)将于23日凌晨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尔后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并逐渐向广东中西部至海南岛东北部一带沿海靠近,强度稍有减弱。台风来袭,我们应该这样应对。

了解防灾重要信息。认知台风预警信号,了解所在区域的台风灾害风险等级。通过各级气象部门官方网站和新媒体等渠道及时获取预警。了解居住地、工作单位、学校以及养老院等重点场所的台风防灾计划。

制定家庭防灾计划。为每位家人制作一张联络卡,包含联系人姓名、电话和医疗信息等,并随身携带。熟悉附近的避灾场所和转移路线,确定紧急情况下家人汇合的地点,在家中贴上简单易懂的平面示意图。为家中的水、电、气等阀门贴上标签,确保家人都会正确关闭阀门。清点家庭财物,列出清单并购买相关保险,重要文件要用防水且结实的袋子封装到一起。学习急救知识,会正确拨打110、119、120等紧急救援电话。针对有行为障碍、行动不便、患病的特殊人群需求,做好采取额外措施的准备。提前了解宠物的避灾点,也为宠物准备好应急物品。

家中常备应急用品。准备食物、水、药品及简单的生活和救灾必需品。定期检查更新和动态调整应急用品确保食物、水、药品不过期,生活和救灾用品可使用。准备便携、防水、颜色显眼、带夜光效果的应急包,存放在老人、孩子都方便拿取的固定位置。应急包要包含家庭成员能至少维持3天基本生存所需物品,留在家里避灾时所需的应急物品至少能维持7天基本生存。(来源:中央气象台、“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图片

 通 报  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行动

详情:近日,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行动。着力整治以下问题:

挑动群体极端对立情绪。借社会热点事件强行关联身份、地域、性别等信息标签化、污名化炒作,挑动群体间矛盾。借影视作品、脱口秀、体育赛事等话题,鼓动“饭圈”粉丝群体恶意拉踩、攻击、谩骂或者组织批量举报投诉等行为。部分二次元群体、“喷系少年”组织煽动对立甚至“开盒”,或者教授买卖“开盒”技巧等。

宣扬恐慌焦虑情绪。恶意虚构散布灾情、险情、警情等可能影响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伪造发布政府部门公告。以“内幕消息”等方式,拼凑剪辑或者利用矩阵账号炮制传播经济金融、社会民生、公共政策等谣言信息。虚构歪曲事件原因、细节、进展等,发布“阴谋论”等耸人听闻的信息。编造“大师”“专家”等虚假身份、人设,围绕就业、婚恋、教育等领域“贩卖”焦虑带货卖课。

挑起网络暴力戾气。策划、演绎打架斗殴、恶意刁难等剧本,宣扬“以暴制暴”。传播未经处理直接展示的血腥恐怖现场画面,或发布含有虐待动物、自残自伤等极端行为的刺激图片视频。利用AI合成、视频剪辑、图片拼凑等手段,渲染美化暴力行为,制造猎奇惊悚氛围。直播中以自残自虐、“打人挑战”、持械恐吓等噱头吸粉引流,组织线上约架,并实时直播双方线下侮辱谩骂、打架斗殴等场景。

过度渲染消极悲观情绪。集中发布、片面鼓吹“努力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等绝对化、消极化论调。恶意解读社会现象,片面放大负面个案,借机宣扬厌世等负面人生观。通过炮制所谓热搜词、热门梗、表情包、语录段子等,过度自我矮化或者渲染颓丧消极负面情绪,引起跟风效仿。(来源:“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

 通 报  公安部网安局公布3起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详情:公安机关全面开展网络谣言的监测发现、打击整治、生态治理等工作。现公布3起典型案例。

1.李某编造散布“虚假防汛通知”网络谣言案

七台河公安机关在工作中发现,一网民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信息称“县防汛指挥部通知,桃山水库将有百年一遇洪水,涉及下游青山乡、杏树乡、倭肯镇、吉兴乡,请做好应对准备”,引发网民关注,造成当地居民恐慌。经查,网民李某为吸引眼球、博取流量,在毫无事实依据的情况下恶意编造并发布。目前,公安机关已对其发布谣言的违法行为依法处罚,相关谣言信息已经被清理。  

2.邹某编造散布“学校组织签器官捐赠承诺书”网络谣言案

牡丹江公安机关在工作中发现,某网民以“惊悚!校园器官捐献惊曝光!校领导老师都参与了吗?”为题发布在网络平台中,称某地中学要求学生签署“自愿捐遗体器官承诺书”,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讨论,扰乱公共秩序。经查,邹某为了博取流量吸引粉丝获取私利,在自己的网络账号内发布该谣言信息。目前,公安机关已对其发布谣言的违法行为依法处罚,相关谣言信息已经被清理。  

3.姚某散布“黑龙江某地电费涨价了”网络谣言案

牡丹江公安机关在工作中发现,一则“提示电价调整了从6月1日起取消谷峰计价改成分段计价电费涨价了”信息在本地互联网平台传播,由于此信息涉及老百姓日常生活,误导大量网民关注和讨论。经查,姚某在明知该信息为谣言的情况下继续散布,导致大量传播。目前,公安机关已对其散布谣言的违法行为依法处罚。(来源:“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

编辑: 邱超杰【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中国长安网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742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