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今日辟谣 >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4日)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24    【字体: 】      0


图片

2025年9月24日

图片
 辟 谣  “桦加沙”是“史上最强台风”“桦加沙’来临前出现海豚状云层”?这些信息都不实
图片

详情:近日,有自媒体发布“广东或遭遇人类最大台风灾害”“超强台风‘桦加沙’强度已接近地球所能产生的上限”等内容,引发关注。据中央气象台数据,9月23日0时,“桦加沙”最大风力17级,风速58米/秒(约209公里/小时),中心气压:920hPa。跟历史数据记录对比,台风“桦加沙”远远达不到“史上最强台风”。同时,网上流传关于“超级台风‘桦加沙’席卷汕尾站”“‘桦加沙’来临前出现海豚状云层”等视频。经核实,汕尾台风视频为去年的旧画面,海豚状云层为今年7月份台风“韦帕”来临时产生的云墙压境现象。两个视频系旧图翻炒,均与此次台风无关。(来源:“广东省互联网举报中心”微信公众号、“广东发布”微信公众号、南方+客户端)
图片

 科 普  超强台风来袭,记住这“十要十不要”

详情:超强台风来袭,提前做好防御,记住这“十要十不要”。

一、要留意预警信息和天气预报,不要前往海边、海岛等高风险区域。

二、要做好居家准备,并备好食品、药品等应急物品,不要外出或躲在阳台。

三、要加固门窗,用胶带在玻璃上贴成“米”字形,不要留物品在阳台、露台,防止坠落伤人。

四、要检查电器、电路、炉火、燃气等设施安全,不要使用浸水电器和燃气热水器。

五、要尽快离开低洼地的公交车和地铁,不要驾车出行。

六、要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不要在山区、野外逗留。

七、要远离建筑工地、危旧房屋高压线或电线断头,不要在大树下、广告牌下躲雨或逗留。

八、船舶尽快回港,不要出海或让船舶走锚、搁浅或碰撞。

九、车在低洼处熄火,果断弃车逃跑,不要在车内逗留。

十、居住在地质灾害点/低洼地区/危旧房屋/临河区域的人员,提前熟悉转移线和应急场所,听从政府安排随时准备转移,不要在危险解除前擅自返回家中。(来源:@应急管理部)

图片

 通 报  网信部门依法查处UC平台、今日头条平台破坏网络生态案件

详情:近日,针对UC平台未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在热搜榜单主榜扎堆呈现极端敏感恶性案事件词条等非权威部门、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涉及网络暴力、未成年人隐私等相关话题,破坏网络生态秩序的问题,国家网信办指导广东省网信办,依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对UC平台采取约谈、责令限期改正、警告、从严处理责任人等处置处罚措施。

针对今日头条平台未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不仅在热搜榜单主榜呈现不良信息内容,还在落地页面置顶呈现相关话题,破坏网络生态的问题,国家网信办指导北京市网信办,依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对今日头条平台采取约谈、责令限期改正、警告、从严处理责任人等处置处罚措施。

网信部门将持续聚焦破坏网络生态违法违规突出问题,发挥网络执法“利剑”作用,督促网站平台履行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切实维护清朗网络空间。(来源:“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

 通 报  安徽淮北网警公布5起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详情:按照公安部持续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工作部署,安徽省淮北市公安局依法查处多起散布网络谣言案件。现公布5起典型案例。

案例一:宋某某为博取个人账号流量,在钓鱼时故意利用手机晃动画面,并配以枪击背景音,编造“钓个鱼被撵几百米,还动起来枪了”的虚假内容,制造被追赶的假象,并发布至个人社交账号。该行为引发不良社会影响,造成一定范围传播。

案例二:孙某某、蒋某某、何某某为吸引流量并宣传其二手奢侈品业务,在某单位门口虚构“公职人员向其出售多款奢侈品牌包”的剧本进行拍摄。经核实,该单位并无公职人员存在上述行为,三人亦承认其为获取关注而故意编造情节,并将视频发布至多个社交平台,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案例三:张某某为提升个人账号流量,在某超市内自导自演持刀斗殴场景,并配文称“打牌打恼了,搞起来了,并有一男子持刀具挥舞”,后将视频上传至个人社交账号。经查,实际并未发生斗殴事件,该内容属虚假信息,引发不良社会影响并造成一定传播。

案例四:宋某某在网络平台发布内容为“某国企领导与女员工存在不正当关系”的视频。经警方核实,该视频系个人虚构的不实信息,且宋某某花费500元购买热度,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案例五:李某某在网络平台发布内容为“某航拍图系伪造乱造”的视频。经警方核实,该内容系剪辑的虚假信息。

以上人员均已被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来源:“安徽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微信公众号)

编辑: 邱超杰【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中国长安网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742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