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科学精准战疫情 群防群控筑防线 >
落实落细,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来源:新华社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1-26    【字体: 】      


新华社记者

11月16日19时02分,一阵响亮的婴儿啼哭声从哈尔滨医科大学一家附属医院的负压手术室传出。婴儿的母亲虽是一名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但在各方面通力合作下,小家伙平安顺利地出生了。

针对“红码”“黄码”人员就医难问题,哈尔滨、呼和浩特、太原等地根据疫情防控形势,设置专门的“红码”“黄码”救治医院,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满足疫情期间相关患者的就医需求。

受病毒变异和冬季气候因素影响,疫情传播范围和规模有可能进一步扩大,防控形势仍然严峻。目前,无论是出于对病毒变异的审慎,还是基于14亿多人口大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都必然要采取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的步骤,绝不能放开、“躺平”。

疫情防控是一项艰巨繁重的工作,要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这是党中央科学研判国内外疫情形势对我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

当前,重点是不折不扣把各项优化措施落实到位。既要以快制快,集中力量打好重点地区疫情歼灭战,也要全力做好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保障,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实际困难,让疫情防控工作少些“肠梗阻”,多些“柔顺剂”。

从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的实践来看,各地整治“层层加码”问题专班发挥主导作用,多地多部门也设立了投诉平台和热线电话,及时推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指导各方面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疫情处置中遇到的一些“瓶颈”问题得到缓解,群众感受到新的变化和温度。

但也有网民反映,有的风险区域划定不够清晰,有的临时封控信息告知不够及时,有的居民管理保障不能完全跟上,一些核酸检测点出现排大长队的情况……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我们仍存在一些顽固性、多发性问题。

少些“肠梗阻”,关键是健全快速反应和问题解决机制。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要准确把握精髓要义,加强对本领域优化调整工作的指导,完善配套政策,督促各项措施落实。同时,提高防疫工作的有效性,在隔离转运、核酸检测、人员流动、医疗服务、疫苗接种、服务保障企业和校园等疫情防控、滞留人员疏解等方面采取更为精准的举措。

发生疫情的地区,医疗机构要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不能以疫情防控为由对发生疫情风险的医疗机构“一关了之”“一封了之”。对有风险确需封控的医疗机构以及相关科室,要强化应急处置的机制,及时开展环境消杀、风险排查等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排除感染风险,做到快封、快解。

多些“柔顺剂”,关键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二十条优化措施提及高风险区一般划定到单元、楼栋,密接的密接不再判定,面对这些新标准新要求,就要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面对一些群众反映的基层防控“微堵点”,要有效推进疫情防控扁平化指挥,畅通“反馈—解决”的绿色通道,打通生活物资供应配送“最后一米”,最大程度地解决好人民群众实际困难,尽力维护正常生产工作秩序。

保持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既考验能力也考验耐力。充分认识抗疫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就要不断提出解决防疫关切事的新思路新办法。只有听得到群众心声,看得到百姓需求,加大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关心与帮助力度,才能凝聚起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

回望2020年,面对生死考验、长时间隔离带来的巨大身心压力,广大人民群众生死较量不畏惧、千难万险不退缩,或向险而行,或默默坚守,以各种方式为疫情防控操心出力,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

如今,我国防疫抗疫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把个人冷暖、集体荣辱、国家安危融为一体,才能筑牢群防群控的坚强屏障,坚决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


编辑: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