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桥镇党委书记 袁向红
自全市党员干部集训会以来,本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推进“招商引资突破年、项目投资攻坚年、营商环境创优年”活动等内容深入开展研讨,带着问题学、持续跟进学、联系实际学。对如何把此次集训活动的经验成果转化为发展动力,确保孙桥起好步、开好局、谋好篇,我认为应该重点做好五个“提速”:
一、党建引领再提速,凝聚基层发展新合力。一是选优配强,打造过硬干部队伍。深入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头雁领航”工程,强化对全镇30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教育培训,切实提升村干部的工作能力。二是全员上阵,深化“一下三民”实践活动。紧盯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切实办好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继续推动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走深走实。三是因地制宜,打造桥乡党建品牌。依托“红纽带”工程,打造“桥乡红·六员致美”党建品牌,通过“育六员”的工作路径,“行六致”的工作作风、“建六美”的工作目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核心作用。
二、项目建设再提速,激活经济发展动力源。一是以招商引资为引擎。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带队外出招商机制,进一步突出主导产业、聚焦产业链,做实产业链招商工作。抢抓绿色食品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契机,招引符合孙桥发展定位的企业落户投产。二是以政商关系为纽带。全力优化改善营商环境,落实镇主要领导每月走访企业机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提供“店小二”式服务。大力开展“解稳促”活动,落实助企纾困政策,优化和改善全镇营商环境,全力助推企业发展。三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五大竞赛”项目拉练为契机,全力攻坚完成对节白蜡艺术小镇创建4A景区、对节白蜡产业示范带、环惠亭湖旅游环线、绿色食品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环惠亭湖美丽乡村示范片等项目建设工作。
三、三农发展再提速,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一是持续提升乡村颜值。全域推进“共同缔造”活动,发挥6个省市共同缔造示范点带动效应,促进村容村貌提升。完成张文秋红色美丽乡村二期建设,打造沿惠亭湖美丽乡村示范带,对已建成美丽乡村进行提档升级,积极申报3A级景区创建。持续开展“最美庭院”创建评选活动。二是持续推进产业转型。聚焦桥米、花卉苗木、对节白蜡、文旅四大特色产业,推动桥米产业向精深化转型、花卉苗木向高端化转型、对节白蜡产业向精品化转型、文旅产业向品牌化转型,加大市场主体招引力度,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优化“一村一策”,打造“一村一品”,将美丽乡村转变为“美丽经济”。三是持续关注重点人群。进一步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加强对防返贫监测户的动态管理,及时精准施策落实帮扶措施。重点关注因学负担重、重病、重残、突发严重困难户,重点帮扶监测户和低收入人口,加大帮扶力度,强化兜底保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四、民生事业再提速,织牢社会民生幸福网。一是加快推进民生项目。完善全镇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进行规范化运营。实施10个村安饮工程改造项目,争取余家河流域灌溉改造项目,启动花苑台村党群服务中心与游客接待中心联建,筑牢为民、便民服务主阵地。二是加大民生保障水平。强化民生保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抓好一站式服务,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优抚安置、残疾人帮扶等制度。扎实推进卫健资源整合,不断提升基本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水平。三是加速推进“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镇村便民服务中心和综合窗口职能,整合镇直各职能部门资源入驻镇级便民服务中心,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五、社会治理再提速,谱写平安幸福孙桥篇。一是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倡导节俭美德,引导群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遏制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风气,持续推进农村文明乡风建设,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切实减轻群众经济负担。二是筑牢安全发展底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常态开展专项整治,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做好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工作。加强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强化安全风险与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三是抓牢社会面管控。压紧压实村组一线责任,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落实落细班子成员接访制度,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充分整合各方调解力量,建立健全“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矛盾纠纷联调联解机制。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心下,以此次集训会为契机,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全镇人民,坚守初心、坚定信心、踔厉奋发,为建设富强、美丽、活力、幸福的现代化新京山作出孙桥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