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域外关注 >
武汉春夜的草原上,郎朗浪漫献奏!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4-02    【字体: 】      

极目新闻记者 孙泽宇 韩婷

摄影记者 邹斌

通讯员 黄宣

实习生 杨碧波

以文促旅,展山河之美。全域联动,创幸福未来。3月31日,“旅游中国·美好生活”2023中国·武汉木兰旅游大会在武汉黄陂木兰草原景区盛大开幕。

走进木兰故里,打卡四季黄陂,共赴文旅盛会。开幕式现场,世界著名钢琴大师郎朗在木兰草原浪漫献奏钢琴曲,并为黄陂文旅打Call,引爆草原春夜。

郎朗草原上倾情献奏花木兰曲目

本次大会是进一步提升黄陂“木兰游”品牌影响力,展现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飞跃发展成果,农文商旅深度融合的一次盛会,更是提振旅游消费市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一场盛宴。

极目新闻记者从现场获悉,大会上揭晓了“木兰游”十大精品民宿,发布了“木兰游”高质量发展“黄金十条”。

世界著名钢琴大师郎朗倾情演奏花木兰相关曲目、《茉莉花》《我爱你中国》等钢琴曲,轻柔曼妙的钢琴声流淌在草原上,全程高能浪漫。

一批优质文旅企业、旅游达人、文艺名家和百余家新闻媒体齐聚木兰草原,为黄陂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打call助力。

文艺演出环节,由世界顶级钢琴大师郎朗拉开帷幕,文艺名家联袂登场,歌曲、舞蹈、楚剧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汇演精彩纷呈。《凤舞九天》《春天的芭蕾》,京歌《盘龙城》《长江汉江》等经典节目带来一场别样的视听盛宴,唱响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篇章。

文旅集市为木兰游引流

在这个晴好的周末,当你踏上木兰景区广袤的青葱草原,一间间多彩缤纷的小屋映入眼。当天,“木兰有礼·文旅集市”盛大开市,精彩纷呈的集市产品,吸引了市民游客驻足留恋。

集市分为“木兰有景·旅游集市”“木兰有趣·文化集市”“木兰有味·美食集市”“木兰有宝·田园集市”四大类,集市活动贯穿全天,将为市民游客带来“旅、购、娱、享”的一站式游乐体验。

“织布机唧唧喳喳地一声接一声,木兰姑娘正在家里织着布……”在“木兰有趣·文化集市”上,国家级非遗项目“木兰传说”传承人叶蔚璋,以一首白话《木兰诗》,带着现场游客沉浸在花木兰的年代里,引人入胜。

“在我看来,越是主题鲜明、民族融合性强的优秀传统文化,越会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共鸣。”叶蔚璋说,目前,黄陂“木兰游”已成为文旅招牌,他将继续挖掘木兰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内涵,并使其不断创新和传承。

在“木兰有味·美食集市”中的“一心回乡”生态农场展台上,洛神花被制成了网红饮品和花茶产品,深受游客喜爱。这家位于黄陂文旅主干道旁的新式农场,除了开发采摘体验项目,眼下正在打造一条“田野上的商业街”。“今后,我们会将采摘和餐饮相结合,让游客摘上菜来就能当场下火锅。”该农场负责人蔡三益说。

武汉黄陂丰富“木兰游”IP

近年来,黄陂充分发挥都市近郊优势、生态资源优势和木兰文化优势,持续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形成1000平方公里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

从早期“木兰八景”到如今全域处处皆景,黄陂23个景区共创“木兰游”品牌。目前,黄陂已拥有5A级景区4个、4A级景区8个、3A级景区6个,坐稳全国A级景区数量最多的县(市区);年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150亿元,带动36万人吃上旅游饭。其中,木兰草原年接待游客量超200万人次,成为武汉第二大热门景区。黄陂跃居全国市辖区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首位。

做好“接二连三”文章,黄陂将进一步丰富“木兰游”IP。坚持每年新增1家4A级景区,全力推进野村谷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全国率先制订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导则、标识标牌设置规范等全域旅游服务质量团体标准,成为全域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制定者、引领者。争创木兰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打造“木兰文化城”“木兰不夜城”项目。

“办好一届大会、打造一个品牌、促进一方发展。”黄陂区将以木兰旅游大会为契机,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旅游品质、增强发展后劲,掀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高潮。

黄陂区文化和旅游局表示,本次大会擦亮了黄陂“木兰游”的文旅品牌,即日起,春赏花、夏夜游、秋登高、冬玩雪,大美黄陂月月有活动,四季皆精彩。

编辑: 史科【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