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兜底线 发展有温度
时间:2022-01-31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一座幸福之城,总有鲜明而温暖的民生底色。 回眸2021年, 十件民生实事温暖了我们。城镇新增就业9152人,组织职业技能培训5200人次;招录培养大学生村医46人;新建养老服务驿站20个……我市多方发力,一项项民生举措坚实落地,化为群众心中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话及民生,如一股裹挟着暖流的春风,融入了京山奋斗的底色。 今年1月18日,一条政策链接刷屏了京山人的朋友圈。我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人力资源集聚“二十条措施”出台,随之还有支持企业春节开工“八条措施”。一石激起千层浪,到京山干事创业的火热氛围不断发酵。 政策措施中,包含就业者生活补助、返乡创业补贴、购房补贴、进城农民权益、教育医疗保障政策多个方面。“只要符合政策,核实成功,我们预算后准备拿出8400万元进行奖补,全力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部门负责人说道。 时值返乡高峰,对京山人来说,触动人心的不仅是公开兑现的奖补数字,更是力保民生的发展温度。乘风而上,市人社部门继续发出“诚意邀请函”。 1月24日起,连续3场“春风行动”招聘会,分主场和南北片区,拉开了2022年新年的序幕。直至3月22日,将有49场密集的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为企业和返乡人员牵线搭桥。 常抓不懈,“春风行动”旨在匹配我市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也是一件解决返乡就业创业群体后顾之忧的民生实事。去年夏末秋初,连续八场直播面对面招聘会,走进京山轻机、武住电装、克拉弗特等企业,促进企业用工和人员就业双丰收,全年累计招聘活动达112场次。 去年夏天,从长江大学毕业的广西小伙卜继林,通过校园招聘会来到京山。学习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他和京兰集团“一拍即合”。如今,他很快成为企业重点培养的技术骨干,决定扎根第二故乡京山。年后正式定岗设备工程师后,卜继林的年薪将在10万左右。 据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介绍,他们一直积极为企业新入职大学生争取各项就业补贴,如“一次性就业补贴”“高效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和“就业见习补贴”等。仅2021年,卜继林就收到该局发放的各类补贴6000多元。 同时,我市还有服务园区企业用工“十条措施”。从住房优惠、子女入学、社会保险、职业培训等方面,鼓励和吸引劳动力到园区就业。对常年未就业创业或灵活就业的“九类人员”免费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据统计,我市2021年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5625人,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210人。如“京山月嫂” 被省人社厅确定为湖北省“十大劳务品牌”。 去年11月16日,坪坝社区座无虚席,全镇各村111名妇女正在参加免费月嫂培训,其中包括4户脱贫户。为期7天的培训实操性强,有母婴护理、新生儿护理、月子餐制作、产妇照料等课程。“现在三胎政策开放了,月嫂是热门职业,工资也高,以后又多了一项就业技能。”参加培训的妇女们高兴地说道。 我市紧盯市场需求,常态化开展专业家政、养老护理培训,输送到全国各地城市就业,年平均收入8万余元。 据市人社部门介绍,去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67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978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881人,创业担保贷款5160万元,组织就业创业培训8012人,为园区企业招聘员工2793人。一个个数据,见证着对群众保就业、兜底线的民生温度。 2022年,我市将持续在社会保障、民生兜底等方面全面发力。更多具体而有力的措施,让劳有所得、弱有所扶有了最温暖的回应。(全媒体记者 余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