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头条京山 >

局部引“燃点” 全域做“文章”

——京山全域旅游格局初见成效

 

       “等开春了,我们再去京山看芍药。”武汉市民王女士和姐妹们在微信群里计划着年后的活动,去年参加京山第二届芍药花旅游节的旅程让她流连忘返。

       白天,可赏漫山遍野的芍药花海;中午,可尝“曹武十大碗”乡村美味;傍晚,可观音乐焰火晚会。全天全域的旅程安排让王女士大饱眼福口福、尽情娱乐身心。据统计,活动当天共吸引了17000余名游客前来观赏。

图片1

       京山是全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荣誉称号实至名归。境内的文化旅游资源赋存及品牌居鄂中各县市区首位,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洪山,国家级湿地公园惠亭湖,国家级森林公园太子山、虎爪山,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屈家岭、苏家垄,还有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1家。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如何整合现有旅游资源,推动景点旅游迈向全域旅游?“所有不符合京山全域旅游规划要求的项目一律不准进入,所有旅游项目(含休闲农庄、农家乐)必须经文化旅游主管部门审批。”据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京山的全域旅游规划,从一开始就做优了顶层设计,高起点编制了《京山市全域旅游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确立了“一核两极五廊”的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分阶段有步骤推进。

       去年盛夏,在北部的绿林山景区,起吊机来回旋转,工人们不惧酷暑加紧施工。目前,游客接待中心、生态停车场、景点改造升级、中小学研学旅行教育基地等提档升级,景区正朝着5A级迈进。另一边,与绿林山景区相得益彰的苏家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公园建成后将成为华中地区一流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京山北部全域旅游的引爆点和增长点。”项目负责人说道。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南部的太子山生态旅游景区创4A、虎爪山生态旅游综合体、泰康京山农场,城区及周边的惠亭山水、青龙山景区等多个重点景区连点成线,聚木成林,点燃了全域旅游发展的“新引擎”。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市接待游客105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8.8亿元。


图片2

       如果说项目建设是全域旅游的硬支撑,那颇具特色的乡村游就是京山全域旅游的“关键一招”。京山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加强全域旅游发展统筹融合,促进资源要素加速向“一核两极五廊”的全域旅游规划布局倾斜聚集,形成每15分钟左右就可到达一个景区,4小时能够串联所有景区的旅游闭合圈。

       孙桥镇花苑台村,自全市2021年第二次美丽乡村拉练中夺魁以来就迅速成为了新一处的网红打卡地,这个有山有水,有洞有亭,有瀑布有古树的美丽乡村,时常游人如织、人气爆棚。游客们或登高远眺,或休闲遛娃,或窥探古迹,景区主干道上的自驾车往往是一辆接着一辆,前后绵延几公里。

       十里不同天,一步一换景。在全市130余个美丽乡村里,游客们既可以到白谷洞村的“共享菜地”里找农趣,也可以到丁家塝村里感悟耕读气息,还可以到八字门、向集村里领悟红色文化……“全域旅游,丰富业态是关键。”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各镇(街道)有效地植入旅游元素,用旅游的理念统领村庄景区建设,并逐步串点成线,成为我市全域旅游的有力支撑。

       好风还需凭借力,酒香也怕巷子深。精心打造的一处处品牌景区,岂能“养在深闺人未识”?乡村旅游节和年货节、茶花文化旅游节、绿林星空帐篷节、花台山芍药花文化旅游节、汽车趣味越野和笼宴节、旅游餐饮“名菜名席名店”评选等系列旅游节庆活动此起彼伏,掀起了乡村旅游热潮。市文旅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央视《发现之旅》也对我市全域旅游进行了专题报道,完成了湖北卫视《家住长江边》栏目京山篇的视频制作工作,扩大了京山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京山全域抓旅游,旅游全域兴京山。“按照既定目标,京山全域旅游分三个阶段有序推进,2019年创建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这一目标已实现。下一步到2025年,我们要再接再厉,继续发力,实现旅游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争创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展望未来,市文旅局负责人自信满满。

       (全媒体记者  石文芳)

 


(责任编辑: )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京山市电视台、今日京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