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身边榜样】 李坦:青春奉献城市建设 扎根京山无怨无悔
时间:2024-07-16 来源:京山市组织部
精心钻研,当好城市建设的“内行人” 8年前,李坦刚大学毕业,怀揣着誓做“一流岩土工程师”的梦想,通过京山“招硕引博”考录,顺利进入了心仪的单位。与大部分年轻人一样,李坦迫切地希望以己所长在工作中“一展拳脚”。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一次易地搬迁检查工作,就给了李坦“当头一棒”。当时因为个别项目迟迟没有完工,李坦想当然地认为是施工方“工作不得力”“人员不到位”,生硬地要求他们赶工期。然而,在工作检查完后返程的途中,同行的老同志贾小芳委婉地告诉他:“这几天都是雨天,工地土壤疏松,施工队和挖机是无法进场的。” 李坦这才知晓为什么当时项目业主和施工方脸色怪异,顿感无地自容。也正是因为这个教训,让李坦深深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学用结合”、什么叫“接地气”! 吃一堑,长一智。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坦放下身段、狠下功夫,在工作中跟着老同志学、在项目上跟着老师傅学、在实践中自己摸索学,逐渐褪去了学生时代的青涩懵懂和自以为是,成为了一名业务骨干。 在组织长期的培养和关怀下,2020年6月,李坦被任命为京山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服务中心总工程师。
尽己所能,当好项目建设的“服务者” 2022年8月,市委启动天沐温泉酒店项目,要求在2023年9月顺利开业。作为项目建设的“服务者”,李坦接到了一大任务:负责项目周边配套建设工程,并于2023年3月启动建设。 3月建设,9月开业,这中间仅有短短的6个月,而且还需要解决林泉路石方开挖量较大、南环线大规模土方缺量等问题,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 如何让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最重要的就是做优服务、强力保障。”李坦说。他直接入驻工地,随时跟进项目、协调解决问题。针对林泉路的问题,提前与规划部门对接,在现场查勘后,一边优化石方量较大的路段线型,一边推动设计、审批、施工前期准备等工作同步推进,打好时间差,不仅减少了挖方量,节省了造价,还缩短了近2个月的工期。 一边,林泉路的问题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另一边,南环线的施工也不能放松。“根据实情,我们决定调整工序,优先施工挖方量大的路段;多方寻找取土点,通过与周边几个项目工地多次协商,最终以各处匀一点、多个取土点挖一点的方式,解决了土方短缺问题。”李坦告诉记者。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李坦的服务协调下,工程建设有序推进,酒店也在9月顺利开业。这一次的经历,让李坦获得了学有所用的成就感,也更明白了京山就是干事的好地方。
全力以赴,当好向上对接的“联络员” 城市建设不仅需要精业务、优服务,还需要跑项目、争资金,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去年12月,李坦收到了一份关于申报污染治理方向资金的文件。李坦便和同事们加班加点编制资料,以最快的速度报送至省发改委环资处。谁知道,一番努力付诸东流,收到回复“项目被淘汰了”。 “当时的我,大脑一片空白,整个人像泄了气的‘皮球’,有劳而不得的不甘,有虽勤难成的无奈。”李坦说,但抱着无论如何也要再努力一把的想法,他再次拨通了省环资处刘处长的电话,恰巧得知国家发改委要补报项目,可以考虑京山,但要在3天内按照新要求整理资料报送。 听到这个消息,李坦喜忧参半,喜的是项目申报又有了希望,之前的努力还没白费;忧的是又得加班,难得的假期要“打水漂”了,再次无法与家人团聚。 工作和回家,如何取舍?李坦毫不犹豫,选择了前者:“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怎么能轻言放弃?如果因自己的一时犹豫,错过了一笔上级资金,这不仅是自己的遗憾,更会影响京山的发展。” 在详细了解报送资料的要求和细节后,李坦带领专班用2天时间,跑遍14个乡镇,没日没夜力保资料完整准确,在报送资料时得到了刘处长充分肯定。最终,在2024年6月24日,我市申报的《京山市乡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5000万元,也是荆门本批次唯一一个申报成功的项目。 “这一刻,我的心里百感交集,申报过程很曲折,但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不抛弃、不放弃’才算真正对得起自己。”李坦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将牢记入职初心、不忘来时之路,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继续扎根京山、奉献京山,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京山的城建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