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月中秋
时间:2024-10-04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今年中秋节当天,也是小长假的最后一天。按照中共湖北省委党校的校纪规定,学员们在傍晚七点前必须返回学校,然后参加七点半钟的晚自习和班会活动。这样为避开节尾的交通拥堵,学员们大多早早地回到了学校。 沉寂了两天的校园,一大早就以娴静的新姿迎接着小别的学子。广场前的一方秋水平静如镜,朴实庄重的教学楼倒映在绿树掩映的水面上,透出几分柔美宁静。积蓄多日桂花也开始悄悄吐蕊,清爽的空气中飘洒着一缕缕淡雅的幽香,一切都似乎在美好的期冀中静待月圆,惟有天空中笼罩着的一层厚厚的云让人隐隐感到担忧。 清晨最早赶回党校的,是我们班微信名“豪迈”的邵迈同学。从党校食堂早餐出来,望着如棉絮般铺满天空的积云,老邵眉头紧锁若有所思。他告诉我,今天一大早就乘地铁赶回来,一是想早点返校,感受一下假日校园难得的清静。二是想晚上跟大家一起共度校园中秋。 说罢又重重地点了点头,满有信心地说,应该没有问题,看了天气预报,应该不会有错。 到了中午返校的学员骤然多了起来。黝黑的沥青路上,拖着行李箱步履匆匆的赶路人,偶尔抬眼望,天空还是一望无际密云笼罩,太阳不知道躲哪儿去了,树叶也纹丝不动,没有一丝的风。 午后的校园满血复原加速!酷爱运动的学员们纷纷走出户外,趁着没有烈日暴晒,在运动场上尽情挥洒汗水。整个校园已然恢复了生机和活力,但厚厚的云层依然将天空裹得严丝合缝。健儿们在享受阴凉的同时,又恨不得挥起球拍,猛呼两下,将天空的云层驱散,就算自己晒晒太阳又有何妨。毕竟好多年没有在校园共度中秋了,今后也不知会不会遇到哩! 傍晚时分,天上的积云似乎消散了些,但因为缺了夕阳映照,天色比昨天暗了许多。校园的路灯和景观灯悄然点亮,白日里灰墙红檐的书院式建筑群,此刻在景观灯的加持下,勾勒出鲜明的轮廓,荆楚韵味中融入了几分喜庆和暖意。 眼看着月出无望,晚自习的预铃声音又响起,我和汪厚云、关太兵等同学悻悻地走向教室,路上不免调侃:“老汪,昨天都还好端端的,今晚怎么这厚云啊?”“快呼点秋风,来救救场吧!”。 老汪只是嘿嘿地笑,末了似有把握地说:“大家别着急!不用秋风救场,待会儿自然云开月朗!” 大家哄笑着走进教室。班主任李兆雄老师笑容可掬地问候大家:“中秋节回党校,有什么感受?” 大家有说开心的,有说亲切的,还有说喜乐的...... “还有没有别样的感受?”李老师追问道。 沉吟了一会儿,董明炜同学应声说:“感觉回家像出差,返校是回家。” 大家会心一笑,欢笑声中开始进入沉浸式晚自习,可心里还惦记着十五的月亮。 终于下课的铃声响了。各班的学员们都纷纷地走出教学楼。忽听得前面的人惊呼:“月亮出来了!”“还真有月亮呢!”后面的人于是加快了脚步。 果然一轮明月从东面缓缓升起。皎洁的月光将周边的浮云照的透亮,显得有些神秘而飘缈。彩亮的云烘托着明亮的月,校园的明月更显圆润和饱满,淡定而且从容! “是不是老汪刚才去做了法事的哟!”大家又开始了调笑。 “今天这样的云叫积状云,是由热力对流引发的。随着太阳升高和对流增强,云层会逐渐加深,转变为浓积云。我看到了傍晚积状云开始消散,呈现出的层积云意谓着空气层结趋于稳定,夜间云层自然会散去,而且也预示着连续几天都会是晴朗天气。”老汪这次一脸高深,让人觉得肃然起敬。 古人云:“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这正如人在夜黑巷深的路上摸索,经过不断的试探和纠错,人已经走出了巷子。只是因为巷檐太深,外面又一片漆黑,因而暂时浑然不知罢了。 这就需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科学的预判。 十五的明月越升越高,越来越亮,将静谧的校园推向了美丽。教学楼西侧的池塘,平日里荷香四溢,月光下温润如玉,人们徜徉在池边小径,漫步于亲水曲桥。月宫里隐约的桂影,光影中斑驳的树影,此刻就清晰地倒影在池面上。偶尔跃出的鱼儿激起层层涟漪,在水面上泛起璀璨的光泽,然后又如画卷般徐徐铺展开来。 夜空中的云渐渐散去,夜行中的人劲头正足。湖北省委党校校园不大,步行一圈也得上十分钟。正是秋高气爽的收获季节,月明星稀的美好时光,理应日夜兼程,追梦笃行多赶上几程。(程彻) (责任编辑:陈诗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