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记者走基层 > 奔向小康生活 >
谭凤雲:大山里走出的女能人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3-24    【字体: 】      
  “四筐鳖苗116.8斤、三筐鳖苗86.5斤……”3月22日一大早,京山高田生态鱼鳖养殖专业合作社就迎来了第一拨客人,谭凤雲同丈夫高丙华还来不及过早便利索地忙开了,紧赶慢赶将一只只鲜活的半成品中华鳖苗整理好后,入筐、过秤、装车,一气呵成。
  “我们养殖的中华鳖苗地道、天然、正宗,一年四季都不愁销路,旺季的时候,1次的销量就超过1000斤,在淡季,每天也能销售几十斤。”谭凤雲告诉记者,合作社实行鱼鳖混养模式,套养的鳖苗每亩不超过50只,并禁用饲料,让其自行觅食,自然淘汰生长,这样成品鳖不论品质、外观、味道和野生鳖没有区别。
  今年37岁的谭凤雲是恩施土家族人,10岁那年,迫于窘境,举家搬离大山,迁移到了京山,开始谋求新的生活。谭凤雲身材娇小、外表柔弱,但内心强大,始终怀有一颗不服输、不怕输的心,行走社会没有文化怎么办?那就从头开始学,20岁的年纪,谭凤雲坐在小学课堂上,同小学生一道识字认字,而后继续补初中,上中专,摘掉了文盲的帽子;没有生活来源怎么办?谭凤雲便四处打工积攒经验,开过咖啡店,也卖过玉器装饰品,还代理过啤酒,在多年的打拼中,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生意经”。
  谭凤雲丈夫高丙华是富水一带有名的“鳖王”,摸鳖、唤鳖、钓鳖,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看到丈夫对甲鱼如此痴迷,头脑活络的谭凤雲从中发现了商机:将爱好变事业,仿野生养殖甲鱼并形成规模化,以满足市民群众对高品质、原生态食材的新需求。方向锚定后,谭凤雲同丈夫一合计,抵押房子换资金、改造院落建孵化池、养殖鳖苗看成效,开始了风风火火的创业之路。
  一只10克左右的鳖苗长成3斤重的成鳖,大概历时三年,这意味着谭凤雲甲鱼养殖产业头三年只投入、无收益。好不容易撑到了第四年,原以为能够“苦尽甘来”,不承想遇上了多年未见的大洪水。“洪水冲毁了坝,淹没了田地,池子里的鳖苗死的死,丢的丢,亏得一塌糊涂。”谭凤雲对当年的场景历历在目。
  失败是成功之母。面对挫折,谭凤雲没有灰心丧气,而是选择了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再出发。有了前期的养殖基础,再加上天时、地力、人和,谭凤雲同丈夫一同注册成立的“京山高田生态鱼鳖养殖专业合作社”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从2016年开始,每年向湖南、江西、河南、云南等地销售成品苗近万斤;合作社年产成品鳖可达12万吨,帮助合作社养殖户每亩每年增收2000多元;自己不仅在高家畈村有40亩亲鳖池,隔壁的高柳村还有40亩,年产鳖苗达5万多只;名下的“荆京甲”牌野生甲鱼,先后获得第十一届亚太渔业博览会“金奖”产品、第十五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的“金奖农产品”。
  昔日贫苦打工人,今日成功企业家。十年弹指一挥间,谭凤雲的身份发生了质的改变,但不变的是对贫苦妇女儿童的感同身受。“我是大山里走出来的,也受过苦,现在条件好了后,时常想着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关爱患病儿童,资助困难学生,把自己的爱奉献出去。”谭凤雲说道,“同时政府也给了我们很多支持,心里感到很温暖,今后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
  (全媒体记者  石文芳)
编辑: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京山市电视台、今日京山官方微信

wx2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002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